当前位置:换鱼票务 > 热门专题 > 京剧比基尼
京剧比基尼
东西方文化如何融合,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确实是一个大课题。在这个大课题下进行各种尝试,其前提当属无可非议,“非议”的,只是尝试的手段。怎样的手段属于“糟蹋”?怎样的手段属于“创新”?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这里且搁下“写意”层面的“比基尼京剧”,不妨看一看传统戏曲的“创新之辩”:前不久在媒体引起广泛讨论的“昆味儿不正”的《2012牡丹亭》,演出后论辩双方阵战甚酣,最终演变成一桩“文化事件”。论辩聚焦于“传统戏曲可不可以创新”?“守派”有守派的说法,“变派”有变派的看法。厘清两者的立场,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回答“比基尼京剧”同样适用。
《2012牡丹亭》编剧、台湾国光剧团艺术总监王安祈的名字,始终都与京剧改革、戏剧创新勾连在一起。对于而今的传统戏曲生态,她有自己的看法:“在大学里教戏曲,每天跟年轻人接触,等于做民调。因此我十分清楚同一出戏在不同时代的学生中有什么反应。现在的孩子离京剧,离中国的文化、历史越来越远。”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青年人重新建立起关联?这是王安祈考虑得最多的问题。“我们必须实验和尝试新事物,这是复兴昆曲的唯一途径。”《牡丹亭》主演者、著名昆曲演员张军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采访时,这样表达观点。在“变派”看来,传统戏曲想要复兴,就需要有更多观众的关注,假如现代理念时尚元素的加入能够吸引年轻观众,就说明这种创新是成功的。
而“守派”更多的是从保护遗产的角度质疑创新,担心“变派”以创新之名把遗产弄丢了。就昆曲而言,他们认为,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昆曲,哪些可以动哪些不可以,不能不顾传统,随心所欲。不能把各种各样属于流行的东西,放置到作为经典的戏曲遗产里面去,这样做将失去遗产的价值。一位昆曲研究者说:“把昆曲改成周杰伦,那大家直接看周杰伦就是了,何苦来看昆曲?如果昆曲成了周杰伦而吸引了年轻观众,那也是周杰伦的胜利而不是昆曲的胜利。你把大家引导到错误的路子上去,那只能加速昆曲的灭亡,把李白的诗都改成白话,那还是李白吗?”这是许多戏曲学者的共识。
其实,守还是变的问题是一个伪问题。戏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关键还是看变的尺度。面对文化遗产,不能以庸俗的文化进化论看待之:以为现代的艺术一定超过古典的,今天的一定比过去的好,所以传统的、古典的戏曲艺术必须改革以适应今天的时代、今天的观众。著名学者王元化曾指出,“以西学为坐标的风习由来已久”,对中国戏曲的改革,假如不是从戏曲传统的思维出发,而是按西方的艺术模式削足适履,未必有好的结果。
回到“比基尼京剧”。首先,这个调侃的提法是不恰当的,京剧符号只是“写意”到头饰上,与改编京剧是两码事,不能简单地据此以为是“糟蹋国粹”。但酷爱京剧者们的汹汹民意又提醒人们,对于国粹的触碰,决不能随心所欲,京剧符号承载下的民族情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如与大众审美相距太远,就有可能引起反感,乃至造成文化情感的伤害。虽然我不同意有人把这种尝试简单归结为“美女经济加低俗表演”的路子,但我同时认为,此类“露透社表演”,由于先天具有时尚和煽情的功能,一旦将经典京剧的典型符号杂糅进去,或有“穿着芭蕾服跳街舞”之弊,喜感则喜感矣,但对于“把中华文化元素体现得更深刻”则未必有益,甚至有可能南辕北辙。
- 近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