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换鱼票务 > 话剧歌剧专题
这是一首在京剧戏迷票友中脍炙人口的现代京剧《杜鹃山》中的一个主要唱段。该剧描写在秋收起义巨大影响下,湘赣边界的杜鹃山有一支农民自卫军,经过揭竿而起,三起三落,濒于覆灭,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取得了胜利,成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并开赴井冈山与其他革命力量聚**师。该唱段是剧中的一段经典的青衣唱段,也是我非常喜欢且经常演唱的段子。 因很长时间一直致力于民歌作品的演唱及录制,对京剧稍有些疏远,但应朋友们热情的邀约,我乘着2013年春节期间返回重庆集中录制作品的短暂机会,录制下该段子,想先请朋友们一听为快。鉴于录制时间仓促,难达完美效果,对此还望得到朋友们的海涵呵呵。
由“人艺五虎”吴刚、高冬平、丁志诚、冯远征、王刚领衔主演,实力派演员张万昆、王雷、张福元等联袂助阵的《哗变》正在首都剧院火热演出中。《哗变》从头至尾以机智的语言和微妙的心理抗衡相交织,没有冗杂的道具、频繁变换的灯光和布景,有的只是清一色身着美国海军军服的男人。 《哗变》发生在1944年二战期间美国加州海岸的一个军事法庭里。凯恩号扫雷舰在执行任务时遇到了危急情况,领航员玛瑞克与舰长魁格发生分歧,并夺了他的权。该剧主要通过人物或激烈、或巧妙、或富于鼓动、或铿锵有力的语言,在审理的一步步深入中,使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得到了充分展现,如:舰长魁格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但在遇到强台风时又表现出反常的恐慌和错乱,这些都说明他具有典型“类偏狂”型的人格特征。 吴刚饰演的格林渥,精湛的表达出了人格层面的思考,这个角色的刻画无疑是成功的,他大胆地剑走偏锋,出人意料地把本来十分不利的法庭局面导向有利的结果,其辩护思路之巧妙和对白之精妙都让观众过足了瘾。 高冬平饰演的伦丁,是美国海军上校,旧金山美国海军医院精神病科主任。剧中,伦丁认真、客观的分析着格林渥(吴刚饰)的问题,他形神兼备、说起台词来滔滔不绝,表情动作丰富有层次。 复排导演任鸣曾说“《哗变》表明了话剧首先姓话,语言才是话剧的根本。”演员们高超的语言塑造力使这场话剧回归到了一个纯净本真的状态,观众可以略去所有表面的东西,静静欣赏来自演员本身的表演,这便是《哗变》的魅力,这也正是话剧的魅力所在。谢幕时观众给予他们的掌声和叫好也证明了这是一场精彩的演出。
由袁成杰、于莎莎、张晓晨等80后偶像演出的话剧版《奋斗》亮相天津滨湖剧院。舞台上,话剧《奋斗》由30集电视剧压缩成1小时50分钟,剧情更加紧凑、诙谐,全场观众笑声频频,大呼过瘾。昨晚的成功演出也为该剧在全国巡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次活动由湖南卫视“快乐购”主办。 话剧版《奋斗》是编剧石康继电视剧《奋斗》走红后根据小说原著改编的又一力作,由商业话剧旗帜人物田有良执导。昨晚的演出现场,400多句石康式的“贫嘴台词”加上80后演员的本色演出,把这部早已深入人心的“奋斗”故事通过话剧的形式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这不但没有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反而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尤其是“向南”和“杨晓芸”的表演特别抢眼,让不少现场的“奋斗迷”感到意外。杨晓芸的活泼可爱、精灵古怪被于莎莎演绎得入木三分;在几位男士里面,向南的饰演者袁成杰的表演是最为放松的,他的诙谐幽默表现得非常自然,与于莎莎的对手戏表演得酣畅淋漓,令现场观众捧腹大笑。这场被誉为“青春奋斗物语”的话剧获得了津门观众的一致好评。 电视剧《奋斗》观众并不陌生,话剧版《奋斗》由田有良执导,电视剧版的编剧石康领衔编剧。天津工业大学拓荒者话剧社排演的《奋斗》,在原有话剧版本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改编而成。开场老年陆涛的自我独白,和中年陆涛遭遇为演出开了好头。拓荒者话剧社2012级赵春阳说:“剧本比较贴合年轻人的心态,表演起来更真实。刚排练时大家为了舞台效果反复研究人物性格,努力演出自己的理解。”
《杜鹃山》简介 探寻考证为“浏阳普迹白茅尖” 现代京剧《杜鹃山》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员柯湘在杜鹃山领导一支农民自卫军历经艰难险阻、培养成革命队伍的故事,该剧曾风靡神州大地。 该剧改编自老一辈革命家邓洪的回忆录《潘虎》,剧中主角原型潘虎和邓洪皆为浏阳人。日前,浏阳市政协委员刘正初、剧作家陈健等人经进一步论证称,《杜鹃山》的原型为该市普迹镇的“白茅尖”。 “老子本姓天,家住白茅尖。白天没个人,夜晚千似千。”半个多世纪过去,一首关于白茅尖的歌谣仍在传唱。《杜鹃山》剧中的原型故事,至今仍为普迹镇的人们津津乐道。 草莽英雄与“钟表匠” 沿着一条弯曲的山道,我们进入五丰村“铁炉冲”。入口处被两边的青山掩映显得狭小,深入才知别有洞天,“铁炉冲”因其势得名。山冲里,有一条路通向白茅尖。 “听我父亲说,上世纪30年代,普迹一带几乎家家户户都参加了红军。白天忙农活,晚上一句口令传下去,人都在山中聚集。”81岁的原铁炉村村支书欧阳淼解释了白茅尖歌谣的来由。他表示,小时候听老人提过,潘虎是当时当地鼎鼎有名的“头头”。 史料记载,潘虎于大革命时期曾参加北伐,任连长。因不满国民党右派在北伐军内清查共产党,辞官返乡,在家乡组织起一支农民武装。 邓洪,历任浏阳西乡第五十四乡农民协会裁判长、普迹区赤卫第十六团军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江西省副省长。早年以修理钟表为掩护,从事地下党通讯联络工作。如今,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还保留了其当时使用的钟表箱。 后来,经党组织同意,邓洪和潘虎一起走上了白茅尖,成为游击队党代表。
她是风靡欧洲的“东方皇后”;她是以假乱真的“小梅兰芳”;她突破两大流派创新京剧《柳荫记》;她跨越青衣、小生演绎《谢瑶环》。杜近芳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杜近芳6岁登台,先后拜“通天教主”王瑶卿和“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为师。她自己也被人们称为“小梅兰芳”。1949年,杜近芳以17岁的年龄自己组班,在北京、济南等地演出了《起解玉堂春》、《红鬃烈马》、《凤还巢》等一系列剧目。1951年,杜近芳加入中国京剧院。 在这里杜近芳先是在梅派唱腔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演绎《柳荫记》,后又跨越青衣、小生两大京剧行当演出《谢瑶环》,成为了剧院“四大头牌”中唯一的女性。杜近芳不仅在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为中国赢得了两个金奖和一个银奖。更走访了欧美许多国家,把京剧的魅力带到了全世界。她自己也因在《霸王别姬》中的精彩表演,获得了“东方皇后”的美誉。
京剧《定军山》说的是什么故事呢?谭门艺术在此剧中又有什么令人念念不忘的独特表现呢?此剧加上后面接演的《阳平关》,讲了一段著名的三国故事:刘备、曹操交战,曹派大将张郃攻打刘备占领的葭萌关。老将黄忠、严颜讨令拒敌,并杀退张郃;又乘胜攻占曹军屯粮之天荡山,杀死夏侯德。黄忠又领军攻打曹军重镇定军山,守将夏侯渊出战,未分胜负,却擒去忠将陈式,黄忠又擒住渊侄夏侯尚。黄于次日两方走马换将之际,箭射夏侯尚,激怒夏侯渊来追,黄忠用拖刀计斩渊。 说到京剧电影《定军山》,这是近二百年的古老传统艺术和当代科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年轻的主创队伍和从事了一百多年的一个京剧家族的融合、碰撞的产物。广大观众和戏剧人既可学习谭门七代做人做戏的中国精神,同时又使广大戏曲工作者彰显了“转化创新”的宗旨。不管接收汲取什么新颖的外来艺术形式,京剧的“根”和“魂”不能丢。该剧导演刘冰鉴说:“戏曲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独有的一种类型,不管如何创新、发展,仍需要遵循戏曲舞台艺术的表现特征。”即是说京剧的唱念做打舞等的美学考量不能丢失。 电影中,谭正岩的前部黄忠,京剧的四功五法都恪守祖艺,完全是谭门风范——“请缨”时三次不同的拉弓,几次不同的上马,开打时刀锋快捷,下场时刀花灵动。后部扮演赵云,交锋时的勇猛,腰腿的功力,工架的边式,都是一个合格的大武生。至于孝曾的后部黄忠,无论唱腔的韵味,人物的刻画,念、做的老到,均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谭派接班人。而尚长荣扮演的曹操,更是将他精湛的演技发挥到极致。整个影片可以说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精华,删去了京剧上下场的重复,显得更精练,节奏更干净。特别是在舞美方面的匠心,以灰白黑水墨国画做背景,不仅引入了电影技术的包装,同时又突出了京剧色彩艳丽的“行头”,使国粹和国画完美结合,突出了京剧电影《定军山》的整体东方审美神韵,赢得了新老观众的认可与赞同。
受期待的话剧《潜伏》于昨日正式登上北京保利剧院进行首次演出。作为由经典作品改编而成的话剧版《潜伏》,在演员阵容上,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剧演员,女主翠平的扮演者更是由胡可和包文婧共同演绎。此次,“超人妈妈”包文婧的加盟可谓备受各位剧迷的关注,纷纷表示期待其在18/19日在保利舞台为大家带来一个不一样的翠平。 《潜伏》这一作品不论是原小说还是广获殊荣的电视剧版都深得大家喜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此次话剧以翠平这一人物视角为主线展开叙事,作为整个情节中关键人物翠平的扮演者,要将这样一个耿直率真,个性鲜明的人物在话剧的舞台上令观众直观的感受到这个人物的立体丰满并非一件易事。对于并没有大舞台话剧经验的包文婧来说这是一个不少的挑战,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包文婧认真参与话剧的彩排,苦练台词,坚持锻炼以增强体力。临近开演前,包文婧在个人美妆平台透露因为忙于话剧《潜伏》的排练造成了喉咙发炎,只能在排练空隙去医院打点滴,其努力程度令粉丝大呼心疼。 首演前,在15日举行的媒体场预演上,包文婧从彩排场走上保利大舞台,首次面对观众展现自己这一个月的成果,上台前吃下治疗嗓子的药片,上了台之后,她就是剧中那个直爽泼辣的翠平。在几乎座无虚席的观众前,保持饱满的情绪完成了两个小时的演出,为自己,为观众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用自己的表现无愧于这段时间付出的努力。相信在明日的首次正式演出上包文婧也会为观众展现一个生动精彩的演出。由包文婧扮演翠平的话剧《潜伏》将于18/19日连续两天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之后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巡演。
著名京剧演员丁晓君,女,辽宁大连人,1981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京剧队队长。 师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先生 。 第十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演唱歌曲《天下乡亲》) ,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全军十届会演双“一等奖”获得者,CCTV青京赛金奖;美国第十三届洛杉矶电影节“金天使奖”获得者(主演京剧电影《谢瑶环》)。 多次在欢迎外国首脑的宴会上演出,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主要作品有《二进宫》《宇宙锋》《坐宫》《凤还巢》《玉堂春》《廉锦枫》《红鬃烈马》《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天女散花》《穆桂英挂帅—捧印》《野猪林》《谢瑶环》《白蛇传》《红灯记》等剧目。曾以《天女散花》一剧多次获奖。
11月14日,年度最具期待的话剧《柔软》正式在剧院进行了首次联合彩排,所有舞台效果、灯光、音效、视觉技术等多媒体特效全部到位,郝蕾、范植伟、詹瑞文三位演员均穿戴演出戏服化好妆容正式参演,而到场的观众全部是孟京辉工作室《恋爱的犀牛》,《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和《空中花园谋杀案》的演员,这三出戏因为要和《柔软》同时在北京上演,导演孟京辉特意提前安排他们来观看联排。他们成为了《柔软》的第一批观众先睹为快。 此次《柔软》的舞台效果可谓精心打造,运用先进的光影技术,投射虚拟抽象的画面与舞台实景相结合,引领观众进入亦真似幻的梦境世界,领略错综凌乱、浮影交横的幻象空间。起初,在场的“观众”被郝蕾大段突如其来的惊艳台词震撼到瞠目结舌,然而随着故事剧情的推进,郝蕾所饰演的女医生与范植伟饰演的准备接受变性手术的男病人之间尖锐、敏感的对话,詹瑞文发人省思的内心独白,深刻的揭示了都市男女的生存困境与内心的复杂,又不禁令人感动,甚至有人为之潸然落泪。华美绚丽的舞台配以郝蕾、范植伟与詹瑞文的110分钟的精湛演绎,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惊赞和高度的好评,也有人表示《柔软》与通常的话剧很不同,形式和思想都非常尖锐,需要打开自己的全身心地去理解感受,希望有机会多看几遍。 与11年前《恋爱的犀牛》一样,《柔软》的排练过程让孟京辉同样有种一脚踩空的冒险感。回首《恋爱的犀牛》,在当时看似视为异类的表现形式历经11的洗礼已经获得观众极大的喜爱和认同。用导演孟京辉的话来说,如果《柔软》为了保持一个不败的姿态而变得保守了,那么就是对观众、对艺术、对自己的一种背叛和束缚,所以孟京辉、廖一梅拒绝只从考虑利益的角度创作《柔软》,坚持用11年前《恋爱的犀牛》一样的危险方式,坦诚地去对待观众、对待艺术、对待《柔软》,同时也再一次印证了他们执著于追求自己艺术理念的不懈精神。 随着11月17日《柔软》公演进入倒计时,第一轮演出《柔软》的票房也已接近两百万,可见观众们还是很期待廖一梅创作的另类情感故事。导演孟京辉与郝蕾、范植伟、詹瑞文三位演员获得了亲朋好友们极高的评价和认可,更加鼓舞了剧组全员对《柔软》公演的信心,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11月17日在保利剧院的首轮公演,势必在首演的舞台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京剧《杨门女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出来的一出剧目,这出戏以中国传统故事为基础,又另外加入了许多其他元素。除了在京剧舞台上表演外,《杨门女将》还被拍成电影,为大众所熟知。 历史故事 宋朝仁宗年间,西夏王举兵侵犯宋朝边境。镇守边关的宋朝元帅杨宗保率兵抗敌,在绝谷探道时,中暗箭阵亡。情势紧急,孟良之子怀源和焦赞之子廷贵回朝求援。焦、孟二将回至天波府,年满百岁的佘太君正为孙儿宗保50寿辰设宴庆贺。噩耗传来,举家悲痛,朝廷震惊,欲割地求和。杨家慷慨激昂地驳斥了朝廷主和派的谬论。 后佘太君凛然挂帅,率领杨门女将奔赴边关,抗敌救国。年轻的杨文广力请随军出征,母亲穆桂英也愿儿子上阵杀敌,只是祖母柴郡主担心杨家只此一子,不准前去冒险。余太君令穆桂英母子校场比武,以定去留。结果,在穆桂英的暗让及七夫人的授意下,杨文广用梅花枪战胜了母亲,得以随军来到边关。 阵前,西夏王大败,退至老营,凭借天险顽守,并设计欲将杨文广诓进绝谷。其计被佘太君识破。他们根据杨宗保生前绝谷探道的遗言和马僮张彪的陈述,证实绝谷内确有栈道,可以飞越天险,奇袭敌营。穆桂英母子等人将计就计闯进绝谷,几经波折,终于在识途老马的引导和谷内采药老人的帮助下攀上栈道。这时,西夏王已将谷口围住,威胁佘太君,若不献出边关,即将纵火焚谷。太君不为所动。这时,忽见敌营大火冲天,这是穆桂英等渡过天险的信号,佘太君率兵猛冲敌营,里外夹攻,一举歼灭了西夏兵将。 电影作品 颇具中国水墨画意境 《杨门女将》不仅登上了京剧舞台,在后来的日子里,也被拍成了电影,刘新阳说,“这是一部宏伟壮烈的史诗,是一部激昂优美的民族交响曲。影片保持了原舞台京剧的特色,又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长处,创造出强烈的银幕戏剧效果。在布景设计上,追求淡雅简朴、虚实相间的效果,使之产生如中国水墨画般的意境。摄影师在光、色的把握和构图、造型方面,也力求使之具有工整考究、艳丽明快的民族特色。 ” 而由于京戏以老旦为主的传统剧目中,文戏比较多,有些文戏繁重的念白和做工又比较少,曾有过这么一种错觉:以为京剧中老旦根本不大注重念、做,只要闭着眼睛死唱,有一条高亢的嗓子就行了。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京剧传统中本来就有不少念、做并重的老旦戏。 已故名老旦龚云甫、罗福山、松介眉等都在唱工之外,更以念、做被称为独步一时。现在的名老旦中如孙辅亭、李金泉等也都是唱做兼擅的。总之,老旦既是戏曲角色行当的一种,同样要从生活出发,从人物出发,根据人物和剧情的不同要求,创造不同的艺术形象。那么唱、念、做、打等表现手段,也就会适应不同要求,有不同的运用。行当绝不应当成为妨碍形象创造的桎梏。另外,所以形成老旦不重念、做的错觉,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解放前,由于戏曲饱受反动统治者的摧残,京戏有些行当曾有过一个时期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当时老旦这一门尤其显得较少全才。
李雪健1980年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林彪,一举成名。同事说:把这小子化妆后搁天安门上能把人吓死。演出结束,王光美上台慰问,坚决不与“副统帅”握手。 扮演张作霖是李雪健没想到的事情。1989年,他演过李大钊,并因此恨死了张作霖。《少帅》导演张黎从一开始就认定李雪健是扮演张作霖的最佳人选:“五十多岁的男演员演这个角色,容易匪气有余,侠气不足。雪健身上有侠气。”读完剧本,李雪健去了一趟沈阳的张家大院。在那里,他看见的四件东西是张作霖一生的提纲:一进门的张作霖雕像,瘦小干枯,“像一个算命先生,又像一个会计”。进了客厅,沙发旁一具东北虎标本,虎头上有醒目的“王”字。标本旁边是张作霖与子嗣的合影。后院有一间供奉关羽的祠堂——张作霖在世时,外人不得入内。后门外是张家开办的银行,“挺大的,里头好多蜡像”。 李雪健觉得,把这家银行和张作霖雕像放在一起想特别有意思。当地人告诉他,在东北,张作霖的名声比他儿子好,在张作霖手上,东北没丢过一寸土地。张家大院之行,让李雪健有很多感受,他找到张黎:你给我提点要求吧。张黎给了李雪健五个字: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戏里磨。 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时候,李雪健对“五字真言”的揣摩已烂熟于胸:“天是什么?天时。那个年代什么年代?乱世,各种思潮,各种势力;天也是天命。六子出生之前,他算过一卦:这小子跟他是今生父子,前世冤家。他抽到这个签以后,这个孩子就一直在他的第一个老婆身边,他就没有让这个孩子在他身边待过!”
戏剧故事 在秋收起义的巨大影响下,湘赣边界杜鹃山,有一支农民自卫军揭竿而起,三起三落,濒于覆灭。农民自卫军领袖雷刚急盼找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他们找到出路。一九二八年春,共产党组织从井冈山派柯湘到杜鹃山与他们。途中柯湘被捕,农民自卫军在刑场上营救了她。自此,柯湘担任了自卫军的党代表。 柯湘把农民自卫军改编成为自卫军,用无产阶级建军思想对部队进行改造,她宣传党的阶级政策,团结群众,不断扩大武装。当雷刚误将推车雇工田大江当作土豪欲加责打时,柯湘对他进行了阶级教育和政策教育。雷刚悔改了。田大江参了军。部队打土豪,分田地,扩大武装,发动群众,上山整训,得到蓬勃发展。 地主武装头子毒蛇胆勾结自卫军中的叛徒温其久,抓住雷刚的义母杜妈妈为“诱饵”,诱雷刚下山,妄图一举消灭自卫军。柯湘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遵照上级指示,主张用敌进我退的办法,转移出山,会合主力,粉碎敌人的进犯。 雷刚复仇心切,中了叛徒温其久的挑唆,不听劝阻,莽撞下山救母,结果中敌埋伏,被捕入狱。面对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柯湘沉着冷静,当机立断,命令李石坚带队守山,自己率领尖刀班,雨夜出奇兵,飞渡鹰愁涧,营救雷刚母子,力挽狂澜。在激战突围回山途中,田大江壮烈牺牲。 山上,温其久趁柯湘尚未到来,借口转移,欲拔掉红旗,带队投敌。李石坚与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柯湘回山,清除了叛徒。血的教训教育了雷刚,柯湘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农民武装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涓涓细流,汇人江海,自卫军会合红军主力,消灭了毒蛇胆,正式改编为工农革命军。开赴井冈山,去与毛委员领导的红军主力会师。
京剧的旦行中穿短裳的是花旦。 花旦简介 花旦,是中国戏曲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多称“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春草闯堂》中的春草。也有的是属于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称做泼辣旦。影视界所称的“当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这样角色的演员,想来是从戏曲中借用的称谓。 特点 一是穿着。除某些性格内向的闺门旦,着长衫(戏里称褶子、帔),多是着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着裤子、袄时,配以坎肩、“饭单”(即围裙)、“四喜带”(即自腰前方,下垂于两腿中间的饰物)。《春草闯堂》中的春草、《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游龙戏凤》中的李凤姐,着裤子、袄。且李凤姐为正旦、闺门旦“两门抱”(即兼演),孙玉姣则正旦不演。 花旦 二是“四功”。以念白、做功为主。念白,多用流畅的散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脚下灵巧为首要。唱功为辅,舞则必备。如属刺杀旦,扑跌功夫也不可少。其造型则重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的清秀美丽、灵敏乖巧。典型人物有《梵王宫》的耶律含嫣、《少华山》的殷碧莲、《辛安驿》的周凤英等。 分类 花旦中,又有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的分支。 闺门旦 闺门旦,扮演的是还没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性格内向、腼腆的,与正旦接近,如京剧“荀(慧生)派”戏《勘玉钏》中的俞素秋、《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嫁衣血案》中的巧云、《凤还巢》中的程雪娥,尽管多由“梅(兰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归入闺门旦中。 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剧、闹剧中爱说爱笑、好打好闹的人物。不唱“皮黄”,而唱“南锣”、“吹腔”、“柳枝腔”等民间小调,用唢呐伴奏。如《小上坟》、《小放牛》、《打面缸》、《打花鼓》中的女性。 泼辣旦,扮演的是举止放荡、说话锋利的女性。 《恩仇记》中的菊香 如《翠屏山》中的潘巧云、《乌龙院》中的闫惜姣、《巴骆和》中的马金定。 刺杀旦,有两种认识:一是说刺杀别人的;一是说被别人刺杀的。前者如《双钉记》中的白金莲、《双铃记》(也称《马思远》)中的赵玉、《杀子报》中的徐氏;后者如《战宛城》的邹氏等。 泛指的花旦,又有“大花旦”、“小花旦”之说。大花旦,虽身份卑微,却成长于大户人家,如戏里的豪门丫环使女。《西厢记》或《红娘》中的红娘便是。小花旦,为小户人家的闺秀,或丫环使女。如《豆汁记》中的金玉奴,《勘玉钏》中的韩玉姐、《花田错》中的春兰。 奴旦 戏剧中专演丫鬟一类人物的称谓。如《恩仇记》中的菊香。
《琥珀》,由中国当代戏剧界先锋孟京辉执导、廖一梅编剧的大型多媒体音乐话剧《琥珀》在2005年至2008年首演的3年内,走遍亚洲7个城市,54场演出,创造了香港艺术节1500万票房的新奇迹,观众超过10万人次,戏剧信息网络浏览超过3000万人次,巡演所到之处皆掀起热潮。 2005年,刘烨、袁泉领衔的第一版《琥珀》在香港艺术节首演,并成为新加坡艺术节第一个华语开幕演出。2010年,刘烨、王珞丹主演的第二版《琥珀》成为香港艺术节第一个二度演出剧目。本次第三版由张弌铖、孔雁主演,将在北京、上海、德国汉堡等地巡演。 《琥珀》与《恋爱的犀牛》、《柔软》组成编剧廖一梅的"悲观主义三部曲"。偌大的舞台布景就是一个巨大的条形码,舞台上数十把椅子,四处横飞的卫生纸,一群象征“仁义道德”的白色符号将一个着低胸红裙的美女作家团团围住,一场关于“性爱”的争论正在激烈交锋。剧中对性爱的探讨大胆、直露却一针见血,干净平和的画面、跌宕激愤的语言让《琥珀》在开场就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在孟京辉的把握中,除了两个爱情故事的主角,舞台上多了一些另类的角色:愤怒的青年、海归博士、臭皮匠、记者……各色人等都身穿黑色的长袍,头戴怪异的假发,说着一些愤怒却很无耻的台词。 《琥珀》还将当代国际都市的元素融入舞台:空调墙、条形码、恐龙幻灯片、冷光灯等绚烂而冷峻的造型烘托出了另类神秘的艺术氛围。舞台空间将把现实与超现实、世俗场景与抽象心灵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魔幻的荒诞感和疯狂实验的空间张力,奇思妙想与剧场空间的完美结合将当代中国戏剧的创作推向巅峰。
中央戏剧学院最近推出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老先生的话剧作品《虎符》,以纪念郭沫若诞辰119周年。该剧也是中央戏剧学院2011年重点推出的教学剧目之一,由学院表演系副教授刘国平导演,2008级表演系二班毕业生演出。 中戏曾在1988年推出第一版《虎符》,当时是由表演干部进修班演出的。时光荏苒,光阴如梭,如今学院2008级本科生们再次演出此剧,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艺术感觉。 导演刘国平介绍说,为了演绎好此剧,师生们努力创新,大胆尝试,认真研读剧本,分析人物,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并且坚持早功的训练,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战国时期的礼仪、剑术、锤术、剑舞、台词等一系列的训练,直到进入剧场演出前从未中断过,力求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品位的再提高。 据了解,郭沫若五幕话剧《虎符》取材于《史记》和《战国策》,描写的是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窃取兵符,带兵援救赵国,抵御秦国入侵的故事。 “《虎符》的主题是‘大爱’。”刘国平对记者说,“我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只爱自己,爱家人和亲属,这是小爱;若是又能够做到爱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爱国家爱集体,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则是做到大爱了。” 在剧中扮演信陵君的学生郭鹏说,剧中一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已经做到大爱了,我们这些青年人,不仅要把剧排好,演出他们的精气神,还要向他们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